心意更新之79 開闊你的心胸
- 林敬虔牧师
- 2018年7月13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有些人遇到一點小問題、小困難,就唉聲嘆氣;有些人受到別人的輕視、反對、批評,就惱怒生氣;這都是由於他們的心胸不夠開闊之緣故。對一個心胸開闊、有大器量的人來說,就算是遇到大問題、大困難,或受到外界的侮辱、毀謗、攻擊,他都能展現氣定神閑的風度。正如孔子所說:"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"也就是說,君子心胸開闊,豁達大度,沒有痛苦;小人則斤斤計較,患得患失,沒有歡樂。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對比,也是對我們鄭重的提醒與勸勉。
俗語說得好:"身安不如心安,屋寬不如心寬。"在這個世界上想要活得平安喜樂,我們需要的是心胸開闊。我們都知道,每個人心中都有個「算盤」,用來盤算自己的「得與失」。有的人為了一己之私而錙銖必較,求短利,佔便宜,精打「小算盤」,那會因小失大,失去別人的信任與尊重,常處在爭執與衝突的不安中,那就得不償失;有的人心胸開闊,為了別人的好處,犧牲自己眼前的利益,專打「大算盤」,謀求眾人之福,放眼自己的未來,而得到別人的贊賞與敬愛,常處在平安與喜樂中,這就獲益良多。
有位作家說:"生氣、賭氣不如爭氣。"但爭氣還是為了吞不下心中那一口氣,依然活在攪攪難平的不安心境裡。因此,若要爭氣不如「開闊你的心胸」,使外界的任何壓力都不會讓你生氣,而能保持心平氣和,這樣才是真正平安幸福之道。
既然「心胸開闊」是蒙福的要件,也是美好人生的必修課程,那麼如何「開闊你的心胸」呢?有下列幾項原則,只要我們持續努力的學習操練,就會使我們成為心胸開闊的人。
1、增廣見識。一個心胸狹隘的人,通常是見識不多,自以為是,固執己見,與人不和。若是我們能多看些有意義的書,多去觀賞美麗的風景及藝術,多聽一些智慧人士的講論,多參與公益團體的活動,必定會增廣我們的見識,使我們的心胸開闊起來。
2、加強技能。我們常常因自己的技術能力不夠,而造成自卑感,不敢承擔責任,又容易受到傷害,就難與人和平相處。唯有加強我們各方面的技能,培養自信心,就能開闊自己的心胸,勇敢地接受工作生活上的挑戰,享受處理事情完善的成就感。
3、鍛鍊忍耐。忍耐是一項為人處事的美德與成功要素,這是一種不容易學的功夫,所以需要經常鍛鍊。聖經告訴我們:"在患難中要忍耐。"(羅12:12)"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考驗,就產生忍耐。但要讓忍耐發揮完全的作用,使你們可以又完全又完備,毫無缺陷。"(雅1:3~4)因此,我們遇到困難時,務必要忍耐到底,知道這是人生必然的考驗,更是開闊心胸的好機會。
4、選擇寬恕。所謂「寬恕」就是寬容別人的過失與軟弱,並饒恕別人對自己的不好與傷害,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。但是,與其因著別人的過錯來使自己生氣難過,不如選擇寬恕別人,使自己的怒氣消散而心靈得以自由,這才是聰明的決定。要知道,"犯錯在所難免,寬恕就是神聖。"當你願意放棄報復的念頭,並敢於寬恕別人的過錯時,就會讓你的心胸更開闊。
5、表達關愛。「關愛別人」是一個人活在世上最大的使命。聖經勸誡我們:"不可報仇,也不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。卻要愛人如己。"(利19:18)由此可知,當我們以愛自己的心態去關愛別人時,就要放棄報仇的權利,也不可埋怨別人,而要寬恕別人。所以,開闊自己心胸的最好方法是對別人表達關愛,用愛來化解雙方的隔閡,也用愛來開闊自己心胸的容量。真是一舉兩得也!
6、不斷更新。史蒂芬·柯維說:"人生最佳的自我投資策略,就是「不斷更新」的成長原則。這是成功人士的習慣之一。"確實,若是我們想擁有成功的人生,則需採取「不斷更新」的成長原則,持續地自我學習、堅持與實踐,使自己的心胸不斷開闊,充滿更多的愛心、智慧與能力。如此一來,就沒有什麼困難的事情可以攔阻我們活出美善的生命。
各位親愛的讀友,「心胸開闊」是你我一生都當持續努力的目標。要知道,用「開闊的心胸」來容人納事,是何等的美,何等的善;它是一種精神、一種品格、一種境界,更是一種靈命,實在值得你傾盡全力去追求及擁有。所以,"開闊你的心胸吧!"甚願你的生命活得更美善!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