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意更新之46 诚实作人
- 林敬虔牧师
- 2015年3月20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
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皮勒摩博士(Dr. Karl Pillemer),他花了五年的时间,采访了一千位六十五岁的长者,请教他们人生最宝贵的功课是什么,也就是他们会给下一代什么建言。他根据调查的结果写了一本书:“发现幸福:1000位长者教导我的人生30堂课”。书里有一段标题:“第一课,总要诚实!”这是他所采访的长者一致认为,“诚实是让人生避免后悔而得着幸福的最佳处方。”
英国有个谚语也这么说:“如果想幸福一天,最好上理发店;如果想幸福一星期,就去结婚;如果想幸福一个月,可买匹新马;如果想幸福一年,就盖栋新房;如果想幸福一生,必须当诚实的人。”这表示幸福与诚实是密切关连的。
然而,这世代人的通病之一就是:“作人不诚实。”许多人都受到社会文化与不良风气的影响,彼此心存戒心,不能以诚相待,经常戴着假面具过生活。久而久之,甚至把一些不诚实的行为加以美化或合理化,例如:说些善意的谎言是为了避免冲突和伤害、虚情假意的问候是为了保持礼仪、自吹自擂是为了争取出头的机会、处世圆滑是聪明人的表征、欺骗是竞争的一种手段、贪点便宜是人的本性。。。等,这都是不正确的迷思,因为不诚实的行为都会导致不良的后果,其代价是很大的。
不诚实的代价有哪些呢?具我所知有下列六项: 1.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 — 要知道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都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。 2.损害名声信誉 — 因没有人喜欢与不诚实的人交往。 3.造成恶性的循环 — 因为一件不诚实的行为将促使更多件不诚实行为的发生,就越陷越深,很难自拔。 4.养成不良的品格 — 因不诚实的行为会变成坏习惯,就会养成虚伪欺骗的不良品格。 5.有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— 医学证明,欺骗对人是一种强有力的心里效应,支持一个不诚实的意图所需付出的心力,会使人的神经系统承受极大的压力,因而扰乱自己的情绪和内分泌,对身心的健康有害。 6.必然会伤及无辜与自己 — 因为不诚实的事总有被发现的时候,那时可能导致与亲友失去互信的情谊,事业工作受到亏损,时常感到懊悔难过,失去心灵的平安。
由上可知,不诚实的代价太大了,我们还是“诚实作人”才好。
我们怎样才能“诚实作人”呢?有三项主要的内涵须要不断地努力遵行。
一、口说实话。
耶稣教训门徒说:“你们的话,是,就说是,不是,就说不是。若再多说,就是出于那恶者。”(太5:37)使徒保罗也教导信徒说:“惟用爱心说诚实话,。。。要弃绝谎言,各人与邻舍说实话。”(弗4:15-25)所以,我们应当实话实说,不要加油添醋的夸大其词。另外,说实话的动机是出于爱心,为对方的益处着想,不是为了要批评别人的短处;并且与周遭相处的人都要说诚实话,作个心口如一的诚实人。这虽是不容易做到,但是绝对值得的。
二、行为正直。
圣经箴言书说:“无知的人,以愚妄为乐。聪明的人,按正直而行。”(箴15:21)欧洲有句名言:“几何以直线为最近,修身以正直为最好。”爱恩斯坦则很有智慧地说:“世间美好的事,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。”所以,我们的行为表现要能前后一致、表里合一且公正无私,这样就是按正直而行,必蒙人喜爱与蒙神赐福。经上说:“因为耶和华神是日头,是盾牌,要赐下恩惠和荣耀。他未尝留下一样好处,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。”(诗84:11)
三、诚信可靠。
诗人爱默森说:“诚实人说的话,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。”我们要信守自己的诺言,诚心负责到底;除非所答应的事违背了真理,才能认罪悔改而转回真道上。否则,纵然明知会吃亏受损,也要作个诚信可靠的诚实人。孔子也曾说:“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”那是劝勉人不要怕死,而要以诚待人,以信交友,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,在世上就没有立足之地,那就比死更可怕了。
甚愿我们都能“诚实作人”,而作个诚实的人。华盛顿总统说:“我认为最值得羡慕的称号:一个诚实人。”因为一个诚实的人可以光明磊落地活在世上,使自己的心灵满有平安,与人保持信任的良好关系,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赏,让生命活得自由自在,享受不带假面具的轻松愉快。所以,中国古语肯定地说:“立足于诚实,其乐无可比!”此外,让我告诉你“诚实作人”的最大好处,如圣经所说:“神所喜爱的是心里诚实”,“行事诚实的为神所喜悦”。能得到神的喜悦,实在是人生最幸福的事,不单是幸福一辈子,更是幸福到永远!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