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意更新之43 用心去了解别人
- 林敬虔牧师
- 2014年11月27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每个人都知道,活在世上人际关系很重要。若你想要事业成功,一定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,才能得到多人的挺身相助与全力支持,这样,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。另外,若你想要生活美满,更非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可;因为生活中最痛苦的事,莫过于你与经常相处的亲友起冲突,破坏了彼此之间的和睦关系,导致了不是争吵就是冷漠的难过局面。因此,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该尽力去作的事。
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条最重要的原则。著名的励志大师柯维博士(Dr. Stephen R. Covey)说:“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总结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原则,那么根据我多年的观察,我会这么说:若想别人了解你,请先了解别人。”他说的原则是引申自圣经中耶稣所教导的真理,“无论何事,你愿意人怎样待你,你也要怎样待人。”这是作人的黄金定律。
但了解别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因为俗语也这么说:“人心隔肚皮,知人知面不知心。”又说:“见人只说三分话。”这些社会文化的影响,造成了人际间无形隔断的墙,彼此不能真正的沟通与了解,实在令人感伤!所以,如何让别人愿意打开心门,对你说真心话,与你交心作朋友,这才是与人交往的最高艺术,你自己非用心不可!
“用心去了解别人”,你不但要用爱心、诚心及热心去与别人交往,因而取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;更进一步的是,你要用同理心去聆听及观察别人的言语行为,且要将心比心地去理解对方的心意与感受,唯有这样,你才有可能去了解别人。
要知道,“同理心”与“同情心”是截然不同的心态。“同情心”是站在自己的立场,以主观的态度看待对方;同情对方常带着隐含的评价,评价是出于自己对对方情况的判断或解读,它可能让你自以为有怜悯,却可能隐藏“我好,你不好”的感觉,或者“我尊,你卑”的心理地位。这种心态反而变成了你去了解别人的阻碍。
然而,“同理心”则是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想,对对方的境况不妄下评论,不要去臆测,不要作主观的判断;而是全然以客观的心态去深入了解对方的感情与理智的世界。专注在对方身上,目的是希望让对方感到他自己的独特经验是被理解的;聚焦在现在正发生的情况,不带任何偏见看待对方,并与他的生命经验产生高度连结,而能感同身受地抓住那隐藏在他内心的真相和意义。
“用心去了解别人吧!”这是非常值得学习与操练的功课,每个人的内心都受了许多的伤害,无人可倾诉。若你愿意出于爱心,以同理心去聆听对方的每句话,你会发现对方敞开心怀的速度快到令你无法想像。他会珍惜你这位朋友,也会用你待他的方式来对待你,也就是用他的全心来了解你。如此一来,你就拥有好多彼此知心的朋友,人生的旅途就不会孤单无助,而是充满欢乐幸福!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