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意更新之16 锻炼看见的能力
- 林敬虔牧师
- 2011年1月31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有太多的人在看,却没有真正的看见。在现今的环境中,我们的眼睛接收了越来越多的视讯,接收的速度也越来越快,因此,普遍养成快速浏览、瞥了一眼、甚至是视若无睹或视而不见的习惯。所以很容易疏忽所看到的东西,心中常没有留下有意义的记忆;只是曾经看见,却没有多加了解。最后就变成见识肤浅的无知之人。
历代所有开创性的伟人,都具有看见“改变世界之机会”的能力。他们不被传统文化、社会习惯和环境压力所束缚,他们都能跳出现有的架构,勇于突破难关,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路,引领人们进入更文明的境界。就算一般成功的企业家,也都须具有看见“商机”的能力;著名的艺术家更是须要能看见“超俗之美”的能力;同样的,各行各业的人士若要成就一番事业,则非具有看见“事物真象”的能力不可。
你想作个成功人士吗?那就要锻炼你看见的能力。要能看见别人没有看见的、看见隐藏的美善、看见一条通往理想目标的可行之路。这样,才不致于乱冲瞎忙、一事无成;而是能看清方向、抓住机会、充满活力地奔向成功的目的地。 如何锻炼看见的能力呢?有四项建议供作参考。
一、留心观看你周遭的事物 英国文学家David Grayson说:“一想起我们身处在这样一个充满芳香、美景、妙音的世界,而我们就这样匆匆走过,一点也不注意,岂不可悲?”确实,我们的人生就像一个旅程,要多多把握现今的时机,开启你的双眼,留心观看发生在你周遭的一切事物,要知道每件事物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的,或许那会跟你的生命有重大的关联。近代物理学之父牛顿,在花园里散步,看到一粒苹果掉到地上,因而想到了万有引力。你能想象牛顿当时看到“那粒苹果掉地”的震撼吗?因着这个留心观看的结果,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,竟然促使科学迈向新纪元。
二、用谦卑和爱的态度去看 中古世纪的信仰伟人圣法兰西斯,曾经谦卑温柔地向一根草杆鞠躬。为何他要这么作呢?对他来说,那是神以独特的方式呈现的一幅图像。圣经告诉我们:“自从造天地以来,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,虽是眼不能见,但借着所造之物,就可以晓得,叫人无可推诿。”(罗1:20)神造宇宙万物都是非常的奇妙可畏,超过我们所能想象的,为的是让我们感受到祂的永能和神性存于万物之中。所以,务必用谦卑和爱的态度去看周遭的世界,说不定那最不起眼的人事物,正是神对你说话的管道,好叫你更加有智慧地处理生命中的难题,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,而得着美好的结果。
三、激发心灵对其产生共鸣 德国的灵修大师辛克说:“你总是只想体会与你的心灵有共鸣的东西。…如果你想要体验到在你身旁所存在的那些事物,你就必须投入其中,你就必须‘成为’那些事物。”由他这段话可以推知,如果你要真正看见你周遭的事物,那就要激发你的心灵对其产生共鸣,深深去了解其存在与你之间的实质意义。我很认同红楼梦里的一句话,那就是“了解才能产生慈悲的心怀”。你对周遭事物越多了解,很自然的,你就更能感同身受地体验其存在的命运,并且知道是跟你的命运息息相关的。因此,激发你的心灵活泼起来,对周遭的事物产生共鸣,让这些事物都能成为你的益处,使你的生命更加丰盛及美丽。
四、察觉藏在表面下的真实 美国伟大的诗人罗伯·弗罗斯特说:“我们生在世上的最好事情就是看。”因此,他喜欢出外散步观看外界事物,并且专心致志从各种角度加以观察,从里到外仔细推敲,用心沉思。因着这样作,他能在平凡无奇的事物中,看到了新面目、新意义和新的美。他察觉到隐藏在事物表面下的真实,如同一道真理的亮光射入心中,让他能产生对人们敏锐的洞察力,以及对我们这个世界的文化作出贡献。(他曾四度获得普利兹文学奖)这真是值得我们效法的榜样,但愿我们能多加锻炼看见的能力,努力去察觉藏在表面下的真实,好叫我们的行事为人能作正确的判断,实现人生的理想。
以上四项“锻炼看见的能力”之建议,盼望对你有些用处,因这四项建议正是我每天锻炼的功课,并不是很容易但是很有意义,只要我们持之以恒,最终必成为眼光锐利的智慧人,造福相处的人们和社会。
留言